智慧产城运营商

园区数字化转型,该从哪里着手?

发布时间:2020.07.17 浏览次数:1005 来源:芯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

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,全社会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、智能化。园区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,以及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自然不能置身事外。


于是,我们看到众多园区在谋求变化,在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靠拢。只不过限于各种各样的条件,到目前为止,真正有作为的园区不算多。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简单说,园区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很大,宏观、微观都存在很多问题。



在IDC看来,园区数字化主要面临四个层面的挑战:一是慢全球化与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,此次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;二是招商同质化带来的新兴科技产业招商困难;三是园区运营方如何帮助园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;四是如何持续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。



要解决这些问题,显然只能先从小处着眼,从营商环境改善、园区运营改进这两方面下手。


事实上,当前已经有不少园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比如苏州相城产业园区、连云港国家级高新区科创城智慧园区、南昌红谷滩新区VR基地等都已经在紫光云公司的帮助下领略到数字化的魅力。


不过,更多园区的转型之路并不是那么顺遂,挑战可以说层出不穷。这其中,由于不同园区的定位、聚焦、侧重点不同,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。



以产业园区为例,它是指以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,是区域经济发展、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,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、培育新兴产业、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。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六大类,即资源管理不精细、招商引资不智慧、项目管理不到位、企业服务不精准、安全环保不可靠、经济监测不精确。


而把目光转向科创园区,情况则大不相同,因为科创园区的目标主要是重塑园区运营,解决各类园区的通用共性需求,比如智能运营、安防管理、消防管理、资产管理、设施管理、能效管理等,归纳起来即规模化管理挑战、创新能力与速度考验和合作协同复杂化加剧。


显而易见,园区管理方并非没有积极开展各种管理工作,只是受限于各种条件,工作做的不够细致。


比如产业园区的资源管理,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,产业园区办公楼、厂房、土地、能源等各种要素资源只是通过简单的台账进行管理,导致数据不精确,无法直观、实时呈现,这使得管理方即便想把工作做细,也是有心无力。其实,包括招商引资、项目管理、企业服务、安全环保、经济监测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



那问题来了,如何将园区数字化落地成可执行的方案?应该说, 紫光云公司 已经针对不同类型的园区实践出一套完整的方法论。


产业园区



看得出,“一二三四”理念的建设核心是一套平台两个中心。


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这里的一套平台并非单指云平台或者大数据平台,而是包含智能基础设施、云平台、天工空间数字平台、园区CIM数据模型在内的数字产业园区核心支撑平台,是园区数字化的底座。详见下图。




要说这其中最大的亮点,毫无疑问是园区CIM数据模型。以此为基础,借助数字孪生技术,构建起一个虚实结合的数字产业园区,能够提前预演园区的未来,比如基础设施寿命、能源峰谷、人流车流高峰等。


两个中心,园区运营管理中心也称园区智慧运营驾驶舱,包括数字建设监管系统、可视化招商系统、综合态势管控系统、综合安防管控系统、设施运维一体化系统、安监环保管控系统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、重大项目管理系统、产业经济分析系统等,能够做到对园区建设与招商管理、运维与运营管理一目了然。


园区服务中心会整合平台资源、园区本地资源和园区外围资源,从而打造园区服务资源池。只需一个轻便的手机入口,园区企业和个人便可链接丰富的园区(社区) 服务与资源。实际上,苏州相城产业园区就是按照此种思路建设。


苏州相城产业园区在紫光云公司的助力下,借助数字化技术彻底摸清了自己的工业家底,为科学地分析工业企业质量效益、精准地淘汰低端低效落后产能、合理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、高效地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

与此同时,苏州相城产业园区打通政府部门信息壁垒,实现跨层级、跨板块、跨系统、跨部门、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,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,为产业升级提供极大的便利。



从苏州相城产业园区的案例中不难发现,数字化的核心是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,而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,为了数据更方便的呈现,数字产业园区更加注重“软环境”的建设,如研发设计平台、产业协同平台、产能共享平台、融资服务平台等。


这也是数字产业园区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区最大的不同,即从重视“传统基建”等硬环境到重视“新基建”等软环境,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到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,从资源招商型运营到品牌价值型运营。


事实上,不仅是产业园区,包括科创园区,甚至可以说所有园区的数字化转型,都是“以数据为中心”。


科创园区


再拿科创园区来说,本质上就是实现园区管理对象的数字化(即实现园区安全、事件、资产与设施的数字化),流程数字化(将园区管理与事件处置流程定义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,例如消防事件的一键式处置),以及运营的数字化(即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指导运营,如可视化能源管理与资产管理)。连云港国家级高新区科创城智慧园区、南昌红谷滩新区VR基地就是运用这种思路进行的,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数据。


下图是紫光云公司关于科创园区的整体方案架构,核心就是平台。



连云港国家级高新区科创城智慧园区以数字化园区为建设目标,紫光云公司助其构建了“1+5”体系,即建设1个智慧高新区平台,5个智慧产业辐射园服务。一期项目智慧科创城目前已投入运营,实现了科创城业务全联动、数据全汇聚,为决策分析、产业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
南昌红谷滩新区VR基地依托“一网一站一窗一屏一图”的数字化基础设施,停车、安防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,通过园区运营管理中心的综合态势管控系统,也称为“领导驾驶舱”,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效率和服务效率,从而实现管理服务双提升;此外,借助紫光云技术,整合VR创新、体验、展示、云中心、资本、教育、标准、交易平台于一体,实现了VR云产业的创新运营。



紫光云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


为更好服务用户,紫光集团前不久成立了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,整合旗下公司的私有云、公有云、人工智能、视频云、软件服务能力,在技术、品牌、市场与服务层面全面统一,倾力发展“云+智能”业务。此次调整后,基于紫光集团丰富的行业理解和深度实践,以及强大的技术背景,紫光云公司能提供从智慧城市、产业互联网到政务、交通、教育、医疗等全场景的云产品与云服务应用,支撑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。


围绕重点深耕行业构建起丰富的生态系统


围绕重点深耕行业,比如芯片,智慧城市、建筑、园区等,构建起丰富的生态系统。紫光云公司聚焦智慧城市运营,公有云研发、运营及销售,私有云运营,产业互联网等业务,主要力量投入到这些方面,其余则依赖优秀合作伙伴,前面提到的CIM技术等就来自相关生态合作伙伴。


强大的技术背景+定向的生态建设,为紫光云公司深挖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从成立至今不到短短两年紫光云公司能获得那么多用户认可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
园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。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,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9%,占全国的11.3%;实现财政收入1.9万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占全国的10.6%;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占全国的20.4%;实现进出口总额6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8%,占全国的20.3%。



而这219家经开区只占各类园区的一小部分,截至2018年12月,全国共设立21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、169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14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、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、19个国家级新区。从中可见园区数字化转型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。


园区数字化转型正当时,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,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市场,紫光云公司已经有了很多成功实践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园区从中受益。